1、注射剂品种
合理用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口服能满足临床需求就不选择注射给药,如果肌注能满足要求就不选择静滴。然而,一些医疗机构因为种种原因注射剂滥用非常严重。近年来,一些领域注射剂增速太快,市场份额已经大大超过口服用药,其中的代表无疑是中药注射剂和质子泵抑制剂类注射剂。
2、辅助性用药
2015年下半年起,全国各地多个辅助性用药的限制政策陆续出台,这里的辅助性用药概念主要指那些非治疗性且价格高、用量大的药物。因此,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到,这一政策表面上是针对药品不合理使用,实质还是为了解决医保资金缺口、医疗费用过快上涨的问题。
3、慢病用药
很长时间以来,医保报销都是倾向于病情更为急重的住院患者,然而不少慢病患者更需要医保的支持。一方面,慢病往往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治疗;另一方面,慢病往往是一些急重病的诱因,对于慢病的不规范治疗将导致疾病又慢病向严重并发症或继发性疾病转变。由于慢性病医疗疾病基本只产生药费,因此,在控制“药占比”的背景下,慢性病用药的控费压力不小。慢病医疗目前覆盖人群最多的是高血压人群和糖尿病人群,
4、全身用抗感染类
在“限抗令”的影响下,抗生素滥用现象已经明显缓解,但全身用抗感染类药物依然是城市公立医院化学药的最大类别,份额超过21%。因此,在“药占比”的压力下,全身用抗感染药依然将面临限制影响。抗感染药是为数不多的“双限”类别,既有临床原因又有经济原因。在“限抗令”和“药占比”双重政策的作用下,全身用抗感染药的市场难言乐观。
5、免疫调节剂
与抗生素类似,免疫调节剂也被认为是临床滥用较为严重的类别。免疫调节剂普遍金额较贵,因此其滥用无疑占用了大量的医疗资源。在免疫调节剂中,尤以免疫刺激剂更受关注。 随着“药占比”等政策的逐步落地,免疫刺激剂的限制必将逐步严格,各科室全面开花的推广模式将难以为继。而在核心科室,医生也将更关注免疫刺激剂的效果、安全性和性价比,优势产品才能在获得机会。
6、高价原研药
在国外,仿制药的价格和专利品牌药差别不大,一般仿制药的定价是专利药的50%~70%;但在中国,绝大部分仿制药的价格显然远低于原研药。因此,在控费的背景下,不少地区都在推进通过仿制药替换原研药的方式降低医疗开支和医保费用,尤其是那些原研药价格相对较高、市场份额较大的品种,那些新获批仿制药的原研药也会面临同样的挑战。不过,作为仿制药,相比于价格,质量也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 短期内,一致性评价对国内仿制药企业无疑是个重压;但从长远看,只有产品质量真正接近或达到原研药水平,才能真正让医患放心地选择仿制药。